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,加快构建智慧化养老服务体系,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发布《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》,明确提出以技术创新驱动养老服务升级,通过政策扶持激发产业活力,推动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。

在技术应用层面,《行动计划》强调深化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居家养老场景的融合。通过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,实现心率、血压、血糖等生命体征的动态追踪,并结合云端平台与家庭医生、医疗机构联动,为老年人提供远程诊疗、紧急呼叫、慢性病管理等精准服务。同时,支持企业开发适配居家环境的智能监护系统,如跌倒探测、睡眠质量分析等功能,构建覆盖居家、社区、机构的“全天候”健康守护网络。
为加速智慧养老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进程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对相关企业实施税收减免、研发补贴等扶持政策。对符合条件的智慧养老产品研发企业,按研发投入比例给予最高30%的税收优惠,并设立专项补贴支持智能护理设备、康复辅具、适老化智能终端等产品的技术攻关与规模化生产。此外,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基金、融资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养老领域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。
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,《行动计划》要求完善智慧养老标准体系,推动跨区域、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,建立统一的老年人健康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监管平台。同时,支持医疗机构、养老机构与科技企业协同创新,探索“五床联动”(养老床位、医疗床位、家庭养老床位、家庭病床、安宁疗护床位)服务模式,促进医养资源高效整合。
通过三年行动,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面、技术先进、供需匹配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,预计到2026年,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,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、更安全、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保障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科技赋能养老事业的决心,也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